当前位置: 首页 >> 组织建设 >>
苏州电教馆党建微课题研究手册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30日      阅读量:      作者:党建网

年度

编号

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

党建微课题研究手册

微课题名称: 党组织阵地建设研究

课题主持人: 华 露

学校与单位: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研究时间段:

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微课题”申报表

基层党组织盖章: 2013~2014学年度

学校(单位)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主持人姓名

华露

行政及党内职务

副馆长

主持人职称

中学高级教师

电子信箱

suzhouhualu@126.com

研究方向

党组织阵地建设

课题组成员

樊姗妮、黄皓

问题描述(描述课题产生的过程及问题)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作为苏州市教育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党的工作的开展。如党员会议、党员活动、学习党的历史并撰写心得等等。在党支部的有效组织下,党员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但相较于其他事业单位,我们还有一块非常重要的宣传阵地——教育电视节目。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媒体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却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我们积极利用这一平台,在教育电视节目中宣传学生们学党史、学校党员学习活动等内容,做好了服务工作。但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

1、 党员活动只是零星的报道,没有形成系统。

2、 只是被动报道,没有主动策划,让线上、线下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3、 没有专门针对党的宣传的公益广告。

微型课题名称(由问题提炼课题)

利用教育电视助力党组织阵地建设

研 究 时 间 段

2013年9月~2014年6月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步骤、部署等)

1、通过摸底、调研找到大家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

2、策划一个系列报道,深入学校、师生中间,从不同角度展现苏州学校的党建成果。

3、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例如组织同学们,学党史、讲党史、谈感悟,并为他们开辟展示的窗口。

4、制作一个宣传党的公益广告。

预期成果

通过此次创新性的举措,可以壮大党组织的队伍,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让同学们乃至社会更广泛的群众心中在种下中国梦同时,也种下党员梦。

援助要求

公益宣传片制作费用、线下组织活动费用等。

[Page]

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微课题”研究记载表

时间

2013.10

地点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召集人

华露

主要形式

庆祝建党的公益广告

参加

人员

樊姗妮、黄皓

内 容 要 点

随着党中央对于信息化的重视,教育的信息化也备受关注。2014年是苏州的智慧教育年,如何做好智慧教育年的各项工作?党员应首当其冲,发挥先锋模范的带头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党的宣传的作用不可小觑。在党的第93个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制作了庆祝建党93周年的公益宣传片。以期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党的行列中来。

时间

2013.09——2014.06

地点

各学校

召集人

华露

主要形式

党的活动新闻报道

参加

人员

媒体中心全体

内 容 要 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密切联系群众精神的实践,是深化改革处理当前矛盾问题的重要抓手,是整治“四风”净化党的重要手段,在活动的同时既解决了问题,又起了宣传党的路线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我们用镜头真实的记录,并起到了上传下达的作用,宣传模范典型的事迹(优秀共产党员陶旭东、优秀班主任谢洪达等),以师、生、校、家长为基点,在全社会树立起良好的风尚。

时间

2013.04——2014.05

地点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召集人

华露

主要形式

同学们讲党的故事

参加

人员

学校同学、电教馆相关人员

内 容 要 点

通过线下活动,学生自己讲有关党的故事。优秀共产党员有把村民当家人的华西村吴仁宝,有年过半百、终了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冯玉祥的女儿冯理达,也有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消防战士孙茂辉。

我们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他们的感动、他们的感悟。并在电视上为同学们开辟展示窗口,也在全社会营造起了知党史、学模范典型的良好氛围。

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微课题”结题报告

微课题名称

利用教育电视助力党组织阵地建设

1.研究的问题;2.研究过程、结果;3.创新之处;4.推广价值;5.下一步打算等

一、研究问题: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作为苏州市教育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党的工作的开展。苏州市教育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苏州市电化教育馆的一项工作内容。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将苏州教育电视节目打造成展现教师、学生、学校风采的窗口。其中,也会涉及一些有关党的活动的报道,但是零星的报道往往会造成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明显的特性。从而导致了宣传效果不尽如人意。

借此课题研究的机会,我们着力于打造系统的党员活动报道、主动策划、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全社会营造出知党史、学党员先进的氛围。

二、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媒体时代,电视、网络、手机等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却依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施拉姆曾说:“视听媒介在传播一定数量的有关某种主题的信息上,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更为优越一些。”由此可见,电视媒介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只要通过合适的途径和切入点,会起到比报纸和广播更大的宣传效果。

在系统的报道和策划之前,我们媒体中心记者通过深入学校、社区、街道和住户家采访之便,了解学生和教师、家长等群体所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来有序的开展活动。

后来经过多方综合,我们选择了由学生来讲党员先进故事的形式来进行线下活动,并全程录像。学生在讲的过程中得到了思想的提升,而听众也在学生感人肺腑的叙述间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历史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事迹。我们将这个形式在电视上作为新闻报道出来,引发了更多学校乃至社会群体,对于扎实有效、丰富多样党员活动的思索。

除了学生们树立他们心中的党员标杆模范,我们也用镜头真实的记录下了我们教育系统内部默默无闻的优秀共产党员工作者。为他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在更广的范围内宣传了他们的典型事迹。苏州一中今年7月退休的优秀班主任谢洪达三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教坛,却把学生的微笑作为对自己最好的肯定。这样的教师精神,无遗向全社会展示出了我们苏州教育工作者的风采。通过生动、详实的报道,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宣传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此外,我们策划推出了党的活动的系统宣传报道侧重点,从不同的角度报道各个中小学校的党员活动。在【致敬共和国系列报道】中,我们专访了原苏州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戴国兴讲述共和国成立前的“苏州记忆”。从另一个角度宣传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

在党的93周年到来之际,我们将教育电视节目中播出了庆祝建党93周年的公益广告。通过电视平台宣传,让更多的人铭记住了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

三、创新之处:

新闻是一个求新、求快、求异的窗口。新闻人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为此,更多的节目都将目光放在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上,正面宣传的声音越来越少,陷入了一个孤岛。

我们教育电视节目,作为教育和新闻的沟通桥梁,一方面要做到新闻的新和快,同时也肩负着教育人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的新闻必须强调正能量。这也是我们和电视台其他节目的根本性的价值观分歧。

此外,与教育系统其他的事业的单位的宣传途径不同,他们可能是小范围、小规模的搞搞党员活动,但是我们通过电视平台的推进,可以将很多活动做大、做强,放在更广的范围进行传播、传递。

四、推广价值以及下一步打算:

利用电视平台宣传正能量,在全国的范围内我们并不是第一个,但是在苏州的范围内,我们是一股中坚力量。

再者,学生时代是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在这个时候让他们多接触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力量对于他的成长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下一步,我们希望借助更多学校的力量,让党员的活动报道更加有趣味性、针对性,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Page]中共苏州市委教育工委“党建微课题”结题评审表

课题名称

利用教育电视助力党组织阵地建设

学校(单位)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华露

课题组成员

樊姗妮、黄皓

项目

权重

得分

研究

过程

40

“党建微课题研究手册”记录认真,材料完整、真实、丰富,很好地反映了研究的过程,40分。

40分

记录认真,材料真实,能反映研究的过程,35~25分。

记录认真,做法与附件吻合,基本能反映研究的过程,20~15分。

记录不够认真,材料不实、不够完整,10~5分。

材料杂乱,补、造,拼凑的痕迹明显,4~0分。

研究

成果

60

结题报告行文规范,字数不少于2000字,10分。

10分

结题报告市(县)级以上发表或获等级奖,10分。

10分

结题报告未发表,但能反映研究的过程,并总结、概括出了研究的成绩和效果;在理论或实践上提出了有一定价值的观念或做法,8~6分。

未发表,但基本说清楚了研究的过程、成绩和效果;在实践上总结出了有一定价值的做法,5~4分。

对照研究方法,有相应的调研问卷、调查报告、访谈记录、实验报告等,10分(根据质量给分)。

10分

研究成果发表,国家、省级一篇以上得20分;市级一篇以上得10分。

20分

未发表,但有一定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的论文、案例、叙事等三篇(项)以上得15分,二篇(项)得10分,一篇(项)得5分。相关论文或报道刊登在党建网站,一篇得2分。

微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极好的推广价值,10分。

10分

评审意见:

评委(签名): 年 月 日

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地址:苏州市劳动路289号  邮政编码:215006
CopyRights © 2014-2017 苏州市电化教育馆党建网主办
承制: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苏州市教育信息中心    网络备案号:苏ICP备10204645号-15